来源:巨灵鸟软件 作者:进销存软件 发布:2018/3/6 浏览次数:2077
2.5 软件知识是ERP项目成功的助推器
企业员工要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自己企业的业务流程、目前正在使用的管理系统,以及业务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机会,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,因为员工们每天都在做这些工作,每天都在处理这些问题。
如果企业的这些优秀员工同时具备了足够的软件知识,那么会怎么样呢?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,因为了解企业与了解软件是我们做好ERP项目的力量之源。
反之,如果项目小组成员缺乏软件知识,不但会增加项目风险,还会提高实施成本,同时业务流程也只能得到次优化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如果项目小组成员不了解软件,就很难积极地参与到ERP项目中去。而外部顾问不可能像企业员工一样了解企业,结果是导致ERP软件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。
进一步来说,如果企业员工不了解怎样对ERP软件进行参数设置,就不知道怎样去激活那些想要的软件功能以满足管理需要,就只能不断地依赖外部顾问,这样做只会让企业支付更多的实施与咨询费用。
传统的ERP实施经验告诉我们,企业雇用的外部顾问越多,实施效果就会越好。然而ERP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,事实并非如此。如果企业在做ERP项目的过程中,突然发现需要更多的顾问,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。
企业之所以认为外部顾问越多实施效果就越好,是源于一个误导的观念,就是认为外部实施顾问知道很多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与手段。即使外部顾问非常了解软件,但是他们不可能了解每个企业,也就不可能知道怎样为每个企业重新设计业务流程。也正因为这样,在ERP实施过程中,如果没有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,这些实施顾问唯一能做的,就是帮企业把ERP软件安装上。所以如果企业认为实施顾问懂得很多的最佳业务实践,同时觉得ERP项目应该是交钥匙工程,这些都是很不现实的。
这里不是说外部顾问的能力有问题,因为外部顾问也是人,而不是超人。在没有更好的选择,或者在企业的要求下,外部顾问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把企业的现有业务流程往软件里面套,结果总是差强人意,企业也很难从这样的软件系统得到多少利益。如果外部顾问连软件都不是很了解的话,情况就会更糟。
这就强调了一个事实,那就是ERP软件不是解决方案,软件只是一个工具而已。如果企业不对现有的管理政策、作业程序、工作流程、岗位职责以及绩效指标进行修正与优化,就很难从ERP实施得到一个好的业务解决方案。同一套软件,在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应用方式,这就是为什么ERP软件需要通过实施才能为企业所用的原因。
要想基于ERP软件为企业设计更佳的业务解决方案,首先要求项目小组成员对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机会,能够充分理解并且达成共识。这项工作可能是ERP 实施中最难的部分,也是员工对企业业务的了解发挥作用的地方。
为什么企业能够把ERP实施好呢?因为企业内部就有这些可以帮企业做好ERP项目的优秀员工,一方面他们已经充分理解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,另一方面他们有很多好的想法去推进改革。由这些优秀员工的知识、经验与创造性所形成的集体智慧,企业不但要看到,还要充分释放出来。一定要让企业的关键用户积极参与进来,以便充分利用他们的知识宝库,做好这件事情是企业高管以及整个项目小组的职责所在。
这不是什么新的观念。比如持续改进(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kaizen),六西格玛(Six-Sigma)、流程重组(Business Reengineering)等管理提升方法,已经存在了很多年,也一直在强调这些观念。虽然没人会同意在ERP实施方法上要另起炉灶重搞一套,但是很多ERP业内人士,却并没有充分理解这些管理提升技术与ERP实施之间的关系。
企业在设计业务解决方案的时候,实施顾问确实可以添加很多价值进来。一个优秀的顾问,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改进机会并提出自己的建议,还能基于以往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行动指导。同时,一个优秀的顾问也深知,企业才是最终对所制订的业务解决方案负责的人,顾问提供的建议能否被接受、是否有效,决定权在企业。
另一方面,如果有太多的实施顾问进入企业,很可能会排挤企业员工的知识与经验,而这些知识与经验原本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。咨询公司通常会含蓄地向企业透露这样的信息,“因为我们对你们的员工在ERP实施上的能力缺乏自信,所以我们要派遣一大批顾问来帮企业把ERP项目做好。”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培养员工对ERP项目的认同感的,很多时候,甚至会导致员工对顾问建议的改革行动进行抵触,而不管这些改革措施是如何地好。结果就会在员工的心中培养一种“让ERP项目失败吧!”的心理。
来源:巨灵鸟 欢迎分享本文
上一个文章:什么是BOM
下一个文章:《掌控你的ERP命运》连载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