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互联网将成为疫情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。工信部日前发布“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”,将推动100个重点行业龙头企业、1000个地方骨干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升级。
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方面介绍,《通知》决定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的高质量外网,同时鼓励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,打造10个标杆网络,推动100个重点行业龙头企业、1000个地方骨干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升级。鼓励各地组织工业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深度对接合作,利用5G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。《通知》还决定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,鼓励各地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。
“疫情后工业互联网对产业经济贡献将持续提升。”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辛勇飞说,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,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,在疫情防控保障和支撑企业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进一步释放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资拉动效应,近期可支撑全年发展目标的实现,长期可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,做大做强数字经济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产业发展依旧面临五大难点三大痛点
工业互联网已经在国内轰轰烈烈推进了两年多,有了广泛的参与方(开发、应用、管理等)和社会认知度。但是当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还处于刚刚起跑的阶段。
工业系统联网涉及工厂、油气、电力、矿山、物流、汽车、大型设备、楼宇等工业系统的联接与采集数据。缺乏联接和有效数据量的工业互联网没有实用价值。
工业要素的联接有五大难点:
一是设备本身不“生产”数据——某些早期的物理式机器设备,或者在最初设计时认为不需要添加数字化模块的设备,大到工业锅炉、港机等,小到工业缝纫机、电熨斗等,这些设备中既没有传感器,也没有计算内核。如果加装这些器件,机器空内部狭小无法安装,机器外部安装会影响操作运行等。
二是数字模块不开放——某些工业设备本身有数字化模块,但是这个模块不开放,数据只是封闭、隐藏在设备内部使用,没有任何可以读取内部数据的物理接口。暴力拆解有可能损坏设备。
三是数字模块被做手脚——某些工业设备本身有数字化模块,也有可以读取内部数据的接口,但是被原设备厂商做了手脚(如多台设备设置成同一个网址),事实上封死了多台设备同时联网的可能性。
四是数字模块被加密——某些工业设备有可以读取内部数据的接口,但是数据被加密处理,如果没有解密程序模块,根本无法识别数据的格式。
五是不同的总线和协议——历史原因造成中国的工业设备是“万国牌”,各种总线和协议的“存量”设备比比皆是。所有的存量设备全部联接起来需要5000多种驱动协议。
此外,联网后数据采集会遇到三大痛点:
一是数据采集问题——因为不能影响工业现场的生产进度,通常在工作现场经常遇到调研进展慢、开发难度大、验证维护周期长等实际问题,严重影响了数据采集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进度,特别是在验证与维护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隐性成本,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还会冒出问题。
二是软硬件适配问题——传统数据转换单元只能解决串口数据的转发,且采集频率较低。主要应用于供水、供热等低频数据采集场景,可以接受1-2秒延时的场景。工业网关可以解决串口、以太网链路的数据转发,但所支持协议有限,且很难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。传统SCADA软件支持的驱动多,可以对外转发,有完整的解决方案,但上位机(直接发出操控命令的计算机)部署成本比较高。
三是怎么用好数据——面对既有数据,如何实现设备物联网数据的共享、分发、分析与协同,如何挖掘海量实时/历史数据的价值,如何从远程监视、远程配置参数,提升到在较大范围内协调配置资源、改进制造工艺、优化排产计划、完善质量追溯体系等,并由此而为企业创造价值。